全国销售热线:19895731107
联系我们
无锡市卓昊热能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朱先生
手机:19895731107
地址:无锡市宝汇城16-1612

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压降计算方法

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压降计算方法

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压降计算方法

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压降的计算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,需综合考虑摩擦损失、局部阻力和流动加速效应。以下是系统化的计算步骤和方法:

1. 基本公式
空气侧总压降(ΔP)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:
\[
\Delta P = \Delta P_{\text{摩擦}} + \Delta P_{\text{局部}} + \Delta P_{\text{加速}}
\]
其中:
摩擦压降:由流体与翅片及管壁的摩擦引起。
局部压降:由流动方向变化(如管排间收缩/扩张)导致。
加速压降:因流体密度变化(温度变化显著时需考虑)。

实际工程中,加速压降通常较小,可忽略,重点计算前两项。

2. 摩擦压降计算
公式:
\[
\Delta P_{\text{摩擦}} = f \cdot \left( \frac{L}{D_h} \right) \cdot \frac{\rho u^2}{2} \cdot N
\]
参数说明:
 \( f \):摩擦因子(与雷诺数 \( Re \)、翅片类型、管排布置相关)。
\( L \):流动方向上的有效长度(通常取管排间距×排数)。
 \( D_h \):当量直径,计算公式为:
  \[
  D_h = \frac{4A_{\text{flow}}}{\text{湿周}}
  \]
  \( A_{\text{flow}} \) 为流道截面积,湿周为接触流体的周长。
- \( \rho \):空气密度(按平均温度取值)。
- \( u \):流道内空气流速。
- \( N \):管排数。

3.翅片管式换热器局部压降计算
公式:
\[
\Delta P_{\text{局部}} = K \cdot \frac{\rho u^2}{2}
\]
参数说明:
 \( K \):局部阻力系数,取决于管排布置方式(顺排或叉排)及几何参数。
   顺排时,\( K \) 通常较小;
   叉排时,\( K \) 较高,需参考实验关联式(如Kays and London数据)。

4. 关键参数确定方法
(1)摩擦因子 \( f \)
平直翅片:可用以下经验公式(适用于 \( Re = 500 \sim 10^4 \)):
  \[
  f = 0.11 \left( \frac{\delta}{D_h} + 68/Re \right)^{0.25}
  \]
  其中 \( \delta \) 为翅片间距。
波纹/百叶窗翅片:需查特定关联式或实验数据(如Webb和Kim模型)。

(2)雷诺数 \( Re \)
\[
Re = \frac{\rho u D_h}{\mu}
\]
- \( \mu \):空气动力粘度。

(3)局部阻力系数 \( K \)
顺排:\( K \approx 0.5 \sim 1.5 \)
叉排:\( K \approx 1.5 \sim 3.0 \)
 具体值需依据翅片管几何参数查手册(如《Compact Heat Exchangers》)。

5. 翅片管式换热器计算步骤总结
1. 确定物性参数:按空气进出口平均温度计算 \( \rho \)、\( \mu \)。
2. 计算当量直径 \( D_h \):基于翅片间距、管径等几何参数。
3. 计算雷诺数 \( Re \):判断流动状态(层流/湍流)。
4. 选择摩擦因子 \( f \):根据翅片类型和 \( Re \) 选用关联式。
5. 计算摩擦压降:代入公式。
6. 确定局部阻力系数 \( K \):根据管排布置查表。
7. 计算总压降:叠加摩擦与局部压降。

6. 注意事项
几何参数敏感:翅片间距、管排数、排列方式对结果影响显著。
实验验证:理论计算后需结合实验或CFD模拟验证。
手册参考:推荐参考《Compact Heat Exchangers》(Kays and London)或工业标准(如AHRI标准)。

示例公式(简化)
对于叉排翅片管,总压降可近似为:
\[
\Delta P = \left( f \cdot \frac{L}{D_h} \cdot N + K \right) \cdot \frac{\rho u^2}{2}
\]
通过代入具体参数即可估算翅片管式换热器压降。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具体翅片类型选择更精确的关联式。
来源:本站 时间:2025-03-14 19:02:58
 
© 2025 版权所有无锡市卓昊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5164738号